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為確保邊境地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齊頭并進,邊境人民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航天建設所屬航天設計院全過程咨詢項目組不畏艱難,奮戰在西藏地區,為固土興邊貢獻著航天力量。

火車剛經過青海格爾木不久就開始翻越昆侖山脈,在到達西藏那曲地區前近1000公里的路程中,大部分地區的海拔都超過了4500米,唐古拉山口的海拔甚至超過了5000米。這對初上高原的多數人來說,是一次身體和心理的考驗。
高海拔給項目組成員帶來巨大挑戰,部分成員甚至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對他們來說,適應高原環境需要靠毅力來支撐。氣壓從內陸降至2/3,很多人一時無法完全適應。從低海拔地區循序漸進到4000米的高海拔地區,需要至少2-3天的時間來適應。

項目領導知悉情況后,對此高度重視,立即為大家尋找解決辦法。航天設計院領導到拉薩慰問駐場人員,高度關切項目進展及成員安全,及時解決物資和生活難題。
在長期駐場工作中,高原反應帶來的缺氧、身體不適,場地勘察困難、長期加班及兩地分居等問題,使項目組成員壓力倍增,情緒有所波動。各級領導的關心鼓舞了團隊的士氣,大家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堅守崗位。項目組開展心理疏導和溝通,改善工作生活條件,解決心理和身體上面臨的難題。

常年地質災害多發、泥土堆積、部分路段路面崎嶇,給項目勘察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最長的項目戰線蜿蜒曲折,延伸2000多公里,南側橫向穿越西藏,給項目組開展工作帶來極大考驗。
項目執行中的困難險阻,沒有阻止他們前進的步伐,大家齊心協力,力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路途中遇到成員身體不適的情況,項目組及時做好安排,并迅速開展工作。

面對項目對接中的壓力和困難,各項目經理和前線成員共同努力,一對一落實項目條件和進度,共克時艱。
從海拔3000米左右的林芝,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區,項目組成員前往多處施工現場進行勘察。15天完成了17個項目建設地點的踏勘工作,切實把勘察任務落實到底,為后續項目工作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航天設計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快邊境地區建設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響應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不忘初心、勇戰高原,讓中國航建的旗幟飄揚在西藏大地上,努力為祖國和人民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