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群滿懷激情的年輕人遠離家鄉,懷揣對祖國國防事業的一片赤誠之心,在布滿荊棘的大山深處,以青山為伴,與頑石為伍,組建了第二炮兵工程兵,后改名為基建工程兵。從此,這些年輕戰士轉輾南北,克服重重困難,為我國的國防事業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1984年,為了響應國家百萬裁軍的號召,一批風華正茂的青年脫下了自己心愛的軍裝,告別軍營轉業至地方,在陜西扎根落戶,改編成為陜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現航天建設所屬陜西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開始了陜航人的新征程。
銘記是為了砥礪前行,弘揚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前,根據陜西航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黨史學習教育安排部署,公司在官微推出《聆聽老兵故事 傳承部隊文化》專欄,展現曾經那段軍旅歲月以及集體轉業后老一輩陜航人傳承使命、砥礪前行的光榮事跡,激勵公司青年職工傳承和發揚“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勇爭第一、永不服輸”的部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為陜西航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航天建設邁向“中國航建”新征程努力奮斗。

劉開品,原陜西航建黨委副書記,1968年3月剛滿18歲就應征入伍,1969年5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從新兵到擔任副班長、班長、副排長、排長、通訊員、軍務股保密員等職務,轉業前任干部股副股長從皖南山區到河北承德再到陜西漢中、藍田,劉開品所隸屬的這支國防基建工程兵部隊主要承擔著國防工程建設任務。當時施工環境險惡、條件艱苦、任務繁重、設備陳舊,但他們這些年輕的戰士憑著對黨的赤膽忠心,對國家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深厚愛戴,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無畏的革命主義精神,在近二十年的軍旅生涯里出色的完成了各項國防施工任務。
入伍以來,劉開品無論是在哪個崗位,時時處處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在部隊里,他與戰友們互相尊重、團結友愛,常常用毛澤東的一句話互相鼓勵“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他和戰友們的目標一致,就是為了保家衛國、建設國防、鞏固國防,讓全國人民安居樂業。
在新兵集訓時,他積極學習、踏實認真,主動工作、吃苦耐勞,兩個多月新訓結束時,撰寫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五十多篇,使他迅速增長了知識,增加了見識,磨練了意志,思想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各科考核成績均達到優良。

在下坑道作業時,他認真學習技術和操作技巧,善動腦、使巧勁、不蠻干,和戰友們一起不怕苦不喊累,配合默契,出色的完成各項任務,使他們所在的排受到表彰嘉獎。因他表現突出,很快被調到營部通訊班工作,還被評為“五好戰士”,1969年5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部隊召開首次黨代會,他當選為三營黨代表。提到入黨那些事時,他說:“入伍后,我始終懷著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一定要加入中國共產黨?!?span>1970年8月,劉開品被調到十二連任副排長。他接到這個消息時有些意外,問自己能行嗎?當時與其談話的周助理說:“只要工作認真,只要能夠吃苦,只要勤奮學習,只要謙虛謹慎,只要團結同志,就能完全勝任,把工作做好?!彼恢睂⑦@句話銘記于心,在擔任副排長和排長期間大膽工作、嚴格要求、身先士卒,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名戰士,所屬各班思想過硬、軍事合格、工作出色。1972年他被調至司令部軍務股任保密員。

在部隊上,劉開品始終銘記入黨誓言,他暗暗告誡自己:一切都要無條件地服從黨的利益,需要時直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對黨忠誠,把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記得有一次接到任務,要緊急收回發放的絕密文件,他乘坐三輪摩托車到另一個駐防地的路途中,為避讓老鄉的架子車不慎翻車,他和駕駛員都掉入一米多深的渠道里,但他們顧不上身體的傷痛,全力將文件抱上渠岸,避免文件受到損壞和丟失?;厝ズ?,向股長匯報完此事,檢查絕密文件安全無損,他們才放心的去包扎傷口。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同時還利用閑暇時間閱讀書籍、練習字帖,時刻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曾被授予三等功一次。

劉開品(左)與戰友在天安門前合影
軍旅生涯,使命光榮。轉眼到了部隊轉業的時候,劉開品踏上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新征程。1984年,國家下達部隊集體轉業文件,劉開品和1600多名戰士集體隨部隊轉業到地方,陜西航天工業管理局建筑工程公司,這就是陜西航建的前身,在當時西安市新城區聯志路一棟面積只有1000平方米的五層辦公樓安家落戶。
1985年元旦剛過,劉開品被公司黨委任命為第三工程隊黨支部書記。他先是開辦了宣傳欄,創辦內部雙月刊小報《春光》,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嚴謹務實”的部隊精神延續到工作中去,轉變工作作風、完善管理體制、抓實質量安全。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三隊很快與西安當地的軍工企業航天四院、慶華廠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劉開品(右)和唐宗金在西安房地大廈項目前合影
當時,西安市五路口有一棟十三層樓高的西安房地大廈項目公開招標。在他和三隊隊長唐宗金的帶領下,以比其他單位低的價格、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質量呈報投標方案且一舉中標。這是陜西航建首次在西安市鬧市區建設一座現澆框架大樓,此樓又是西安市城墻內最高的一級工程,當時在公司引起了不同反響。有人說他們能行嗎?肯定干不了,會賠本!但劉開品和唐宗金卻說,速度、質量是干出來的,效益是經營出來的,我們要拿出當年部隊建設國防工程的速度與質量,打入西安市,站穩腳跟,闖出名堂!他們說干就干,以身作則、沖鋒在前,狠抓科學管理,聘請專業工程師督導施工質量技術,采取立體交叉方式作業趕進度,實行“三班倒”和“三檢制度”,帶領三隊干部職工發揚“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勇爭第一、永不服輸”的部隊優良傳統,拿出軍人的堅強意志,日夜奮戰在項目一線,輕傷不下火線。最終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西安房地大廈項目主體施工,比定額工期提前13個月。項目經質監站檢查評定達到優良工程標準,當時被陜西省、西安市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爭相報道,使陜西航建名聲大振,三隊被陜西航天局記集體三等功一次,項目還被團省委授予“優秀青年工程”稱號!隨后,在唐宗金和劉開品的帶領下,三隊這支建筑勁旅越戰越勇,建設了210研究所辦公樓、電子科研大樓等一批在當時具有代表性的項目,獲得了上級單位、質監部門的高度贊揚與嘉獎,三隊連續四年被公司評為施工生產先進單位和先進黨支部,劉開品則連年被公司評為優秀黨支部書記和先進工作者。
時代在改革,企業在發展。1990年,劉開品被任命為陜西航建黨委副書記。他說,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要堅定初心使命,敢于擔當、勇于創新,敢引領、敢嘗試。在隨后的24年工作生涯里,他先后分管過工會、團委、公安、醫院、勞司、計生等工作,始終謙虛謹慎、腳踏實地,發揚部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兢兢業業做事、勤勤懇懇做人,為陜西航建的經營發展和思想政治建設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雄心猶在夕陽正紅,壯志再籌歲月還長。退休后,劉開品還兼任退休第一黨支部書記,70多歲的高齡仍然堅守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上,盡心盡力為退休黨員做好服務工作。
在擔任陜西航建退休第一黨支部書記10多年的時間里,劉開品工作細致全面,不畏繁瑣與艱辛,平日里關心退休職工生活,積極幫助他們解決鬧心事、煩心事,及時慰問轉達組織對退休黨員的關心和關愛;持續在家屬院辦好宣傳欄,豐富居民業余文化生活;主動上門幫助退休人員進行“陜西養老保險APP”認證,經他幫助認證的人員已遠遠超過300人次。他還認真細致做好黨費收繳工作,克服了退休黨員人數較多、居住分散、微信電話時常更換等種種困難,不辭辛勞,主動到公司五個家屬院張貼繳費通知,仔細記錄每名退休黨員繳納的黨費金額和明細,最后賬目清晰的如數上繳黨組織,還將繳費明細公開進行張貼告知退休黨員。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要求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劉開品以身作則,帶頭學習黨史,自己制作宣傳手冊發放給退休黨員,在微信群轉發學習黨史信息,將黨史資料和慶祝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相關新聞報道收集剪貼裝訂成冊,提供給退休黨員學習傳閱,滿足退休黨員的精神文化需求。

劉開品說,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憶苦思甜不能忘,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能忘,堅信黨的正確領導不能忘,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無論任何時候,無論多大年紀,我將不忘初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積極為陜西航建的發展建言獻策、發揮余熱,為國家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陜西航建,還有很多與劉開品同志一同從部隊轉業而來的基建工程兵,這些曾在國家“三線建設”中奉獻青春的老兵,他們聽黨指揮、能打勝仗,艱苦奮斗、忘我奉獻,在陜西航建發展的歷史上留下深深的記憶和不朽的功勛!歷史是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參天之木有其根,懷山之水有其源。新時代開創陜西航建輝煌新篇章的重任已落在年輕陜航人的肩上,讓我們追尋老一輩陜航人的奮斗足跡,傳承部隊作風,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為譜寫陜西航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努力?。?/span>/文) |